2015年9月,我在朋友圈发了第一条关于你的动态:“今天在图书馆遇见一个特别的人,心跳得好快。”配图是图书馆窗外的一角,不敢拍你,却想记录下这个瞬间。朋友们在下面起哄:“是谁呀?”“有情况!”

那时的我们,像两只小心翼翼试探的蜗牛。每一条朋友圈都像密码,只有彼此能懂。你发“今天吃到超甜的西瓜”,我知道你在说想我;我发“下雨天最适合听周杰伦”,你知道我在等你送伞。
2017年毕业季,我们终于敢大大方方地合照。两张青涩的脸挤在镜头前,你穿着学士服,我举着毕业证书。你在朋友圈写道:“最好的毕业礼物,是和你一起毕业。”那条动态下面,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点赞数。
2019年,我们开始了异地恋。朋友圈成了我们的树洞。你分享北京凌晨三点的加班夜景,我吐槽上海早高峰的地铁。距离没有让我们疏远,反而让每次相见都格外珍贵。每张相聚时的车票、机票,都成了朋友圈里的珍藏。
2021年,你来到我的城市。我们在租来的小屋里做饭,你把菜炒糊了,还非要拍照发朋友圈:“大厨首秀,请多指教”。我笑着在评论区拆台:“明明是我救场的!”那时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彼此的生活里“刷存在感”。
今年春天,你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视频,记录了我们这些年的点点滴滴。最后镜头里,你单膝跪地,我泪流满面。配文是:“从校服到婚纱,从青涩到成熟,嫁给我好吗?”
如今翻看这些年的朋友圈,就像重温一部漫长的电影。每一条状态都是爱情的注脚,每个点赞都是时光的见证。原来最浪漫的事,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,而是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,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彼此。
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,我准备发最后一条单身状态:“七年,2496天,感谢朋友圈帮我们记得所有相爱的瞬间。准备好了吗?我的男孩。”
而你已经抢先在评论区回复:“从第一天就准备好了。”
1.《从青涩到成熟,朋友圈见证我们的爱情长跑》援引自互联网,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本网站无关,侵删请联系站长。
2.《从青涩到成熟,朋友圈见证我们的爱情长跑》仅供读者参考,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,对其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3.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:https://gxhhb.com/article/786305003720.html








